从一个普通的小县城,发展成为拥有200万人口、20万商户和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从一个贫瘠的小县,当年的马路市场,发展成“世界超市”;从简单的实体 经营模式,发展到现在电脑终端到门店,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从买卖全球小商品,到买卖全球生产资料。义乌,靠 什么支撑起“世界超市”?
创业靠诚信 见利不忘义
几年前,义乌市征集和提炼城市精神,“诚信”以极高的认同度入选其中。“义乌市场30多年屹立不倒,而且越办越红火,靠的是"守合同、重信用"这块金字招牌。”浙江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李一飞说。
20多年前,义乌小商品城经营户何丽娟就公开向买家声明“只赚一毛钱”,并坚持把“假一赔十”写在了提货单和发票上。
2012年3月,“巨龙箱包”董事长邵宝玲把价值500多万元、1万多个稍有瑕疵的拉杆箱销毁。对此,邵宝玲说,义乌市场的制胜法宝是诚信。
第一代创业者,土生土长的义乌人金青仙说:“在义乌经商,第一要诚信。”创业初始,一位客户来进货,付款时多给了2000元。她和爱人王泽宝清点发现后,一直开车追到金华,把钱还给了人家。
1983年,有个湖南邵东的客户到义乌经销商卢浩的摊位选了1300多元的货,卢浩点钱时发现对方多付了2000元。下午取货时客人并未发现,卢浩当即说明情况并将钱还给了他。不出10天,这位客人又来进货,同时带来了4位新客户。
2012年5月,一位异地老客户王小军到义乌服装市场的浙江康柔服饰有限公司直营店拿货时,售货员算错了折扣,多收了3058元货款。晚上盘账发现 后,67岁的老板周云高马上联系王小军,并及时返还多收的货款。以后每年,王小军都会到康柔采购货品,和周云高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诚信虽无形 却能见真金
今年3月15日,义乌市启动了“我诚信,我吉祥”工程,致力推动诚信建设制度化、常态化,要把义乌打造成名副其实的“诚信之都”“信用之都”。
1984年9月,何海美发现市面上有一种围巾,制作容易,定型简单,非常适合刚入行的自己。经多方打听找到厂家后,她订合同要求厂家每天定型2000 条。当时厂家并没有重视这个订单,合同签订后刚好围巾销售进入旺季,竟一时拿不出2000条货。为了不失信于客商,何海美和丈夫出资在当地找了十余个小 工,请厂里的技术人员指导,自行制作、定型。
经过三天三夜轮番加工,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将货物交付到客商手上,保住了自己的信誉。厂家 这才明白原来这位女老板是真的准备大干一番,厂家后续的生产计划也及时做了调整,偶尔产品库存不足也优先提供给何海美。有了充足的货源保证,何海美进一步 扩大了生意规模,靠着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发展壮大,终在市场围巾行业销售大户中占得一席之位。
周小云是篁园服装市场一位典型的80初经营户。2012年10月,一位南美智利客商到周小云店里订了5款上万条牛仔裤,其中3个款式由客商提供样板订制。
未考虑季节因素的周小云先入为主地错认为样板面料是时下秋冬季的厚料。实际上南美正值春夏,客商提供的样板为春夏季的薄料,面料市场上都没有现货。双方 签订合同后,周小云在工厂准备生产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周小云决定按照客商的要求,这样一来每条牛仔裤少报价五元,整个单子做下来要蚀本三万余元。
经过这件事,该客商与周小云成了朋友,每年入境来义乌都要到周小云处订购数个集装箱的牛仔服饰,不断介绍新客户,还成为周小云旗下“周字牛仔”在南美地区的主要分销商。
唯有诚信在 市场才壮大
义乌商贸区是中国国际化程度、外国人比例最高的地区,每天有2万左右外国人在数万个店面驻足挑选货物。2011年3月,全国唯一一个在县级市开展的国际 贸易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准落户义乌。国际贸易意味远程、虚拟、交易,最后是信用作为基础。在虚拟上运行,没有诚信,就没有国际贸易。如今,信用交易方式在 义乌市场已经占到了交易规模的70%以上。
其实早在2000年,义乌就对整个市场的经营户信用进行分级监管。2007年9月开始,义乌发布了全国首个市场信用指数。2012年,为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义乌推出了与线下7万个摊位相关联的义乌购诚信交易保障体系。
来自黑龙江的采购商王叶平在市场上订了价值20万元的手镯,付了定金,约好1个月交货,可收货后发现手镯的焊接出了问题。他立即联系该经营户,该经营户二话不说加急给他重新加工,还表示愿意承担来回运费,并支付延误费。
义乌市凯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创办多年具有自主品牌且拥有一定生产研发能力的公司。2015年10月初,一位生意来往多年的老客商要求该公司生产一 款日本仿牌商品,订单数量大利润十分可观。但经营户负责人明确告知对方:公司不会接此订单。公司不会缺少这一个单子而失去发展机会,但可能会因接了这么一 个单子而拖垮整个公司。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先后被国家工商总局命名为全国首家“守合同、重信用”市场,“全国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示范市场”荣誉称号。
义乌信用监管经验成为全国样本。(本报记者 严红枫 本报通讯员 龚献明)